蓝天豚硅藻泥
骏辉硅藻泥
和一硅藻泥

九位从事涂料及涂层关联研究的科学家候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来源:中国硅藻泥网2023-09-09 16:47:17

8月3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58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55人。此外,特别推荐领域、特别通道有效候选人分别为45人、34人,一共79人,没有公布具体名单。后续将进行外部同行专家评选、院士选举,并最终产生新当选院士。

涂界记者注意到,中国海洋大学崔洪芝(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洪波、华南理工大学韩恩厚、北京科技大学李晓刚、西南交通大学周仲荣、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陈建敏等从事涂料或涂层关联研究的科学家入选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山大学孙冬柏、华南理工大学张广照、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周峰等从事涂料或涂层关联研究的科学家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崔洪芝

崔洪芝,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海洋装备特种材料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海洋装备材料与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海洋大学筑峰人才工程特聘教授(第一层次),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崔洪芝长期从事海工、轨道交通、能源、环保等领域极端环境装备材料的研究、开发,致力于解决材料的磨损、腐蚀等核心痛点,为装备安全运行、事故率下降作出了重要贡献。以首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耐磨蚀抗热震结构功能材料及涂层技术》项目)、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先后获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等荣誉。

她长期致力于耐磨蚀材料和涂层技术研究与工程化应用,特别是在耐磨蚀抗热震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高能束表面强化技术及装备研发中获多项原创性成果,解决了磨蚀、高温、热和机械冲击等严酷环境下材料关键性能相互制约、涂层高质量和低变形难以兼顾等难题,应用于我国煤炭、机械、内燃机、海洋、石油等行业,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攻克了制约极端环境装备性能的耐蚀耐磨材料与技术,为工作在严酷腐蚀、磨损、高温等环境下的高端装备的关键部件穿上了国产“防护服”,形成我国自主的材料、技术、标准体系,相关产品不仅替代进口,且大量出口,产生了突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周仲荣

周仲荣,出生于1965年,现任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兼任国务院机械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摩擦学理事会副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主任委员。1982年进入西南交通大学;1988、1992年在法国里昂中央大学分别获硕士、博士学位;1993-1995年在加拿大拉瓦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1997年应邀担任法国里昂中央大学客座教授;1997年2月回国工作;2001年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06任机械工程学院院长;2010年4月任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助理;2018年3月任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

周仲荣主要从事摩擦学及表面工程(微动磨损与疲劳、生物与仿生摩擦学、轨道交通装备磨损与防护等)的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先后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先后担任清华大学摩擦学实验室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Biosurface and Biotribology主编、摩擦学学报副主编等国内外多种学术期刊编委。

周仲荣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各类学术论著(章节)10部,其中英文专著1部(Springer出版),Elsevier公布的机械工程学科高被引中国学者;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累计指导国内外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生近百名。相关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均排名第一)、法国航空航天工业集团公司斯奈克玛(SNECMA)科技奖相关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分别排名第一、第二)。

韩恩厚

韩恩厚,1961年8月出生,山西河曲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长聘二级教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环境腐蚀研究中心主任、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核用材料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沈阳分院院长、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广东省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兼职教授。

韩恩厚长期从事腐蚀机理、耐腐蚀材料、腐蚀控制技术、工程结构与装备腐蚀服役安全评价与寿命评估研究与应用。研发出多种腐蚀控制与服役安全评价技术,已在核电、飞机、管道、电网、船舶、航天、汽车等多领域应用,解决了腐蚀导致的重大装备失效的部分关键瓶颈问题。三次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担任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课题负责人等。

韩恩厚获(美国)国际腐蚀工程师协会惠特尼奖Willis Rodney Whitney Award(2016,设立奖项70余年来首位华人获奖者)、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桥口隆吉基金奖、钱三强科技奖、“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被授予(美国)国际腐蚀工程师协会会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当选(联合国)世界腐蚀组织(WCO)副主席和主席(2007-2019,迄今唯一华人),中国腐蚀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业防腐蚀协会副会长。

韩恩厚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2006、2018)、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9)、省部级一等奖5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1项(2020),制定国家、行业、团体标准29项,发表论文600余篇、他引2.7万余次、H因子74、G指数122,授权发明专利140余件(含美国3件)、20余件已转让实施,软件著作权13件,合作著编译著作10部(含章节),大会和邀请报告国内90余次、国际80余次(含2次戈登会议),科普报告11次。培养毕业研究生100余名。

李晓刚

李晓刚,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导;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主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会士;教育部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腐蚀理事会理事;国际防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会士;欧洲腐蚀联合会会士。国际冶金类顶级期刊《Corrosion Science》顾问编委、Nature系列刊物《njp: Material Degeneration》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材料的自然环境腐蚀基础研究与耐蚀钢研发;腐蚀大数据理论与技术等。

长期从事材料腐蚀理论研究与耐蚀新钢种开发工作,是我国该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海洋装备材料腐蚀与防护技术基础”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和科技部材料腐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负责人,负责了我国新时期材料环境腐蚀野外试验台站技术体系建设,建立了“腐蚀大数据”概念并发明了联网观测技术;提出了符合我国典型服役环境的全生命周期的耐蚀钢成分设计与调控新认识;发明了低合金耐蚀钢系列新钢种并实现产业化生产;解决了国家重大工程多项材料腐蚀难题。

李晓刚在包括《Nature》在内的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800余篇,SCI论文690余篇,SCI引用10000余次;出版专著18部(主编13部),引用12000多次;获授权专利145件,通过合同或专利实施为两百多家大型企业提供了数据和技术服务,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行业科技一等奖5项。获国际防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2017年度技术贡献奖和2019年杰出研究奖。主持编辑出版国内首部“腐蚀学科进展报告”;主编教育部规划教材2部;培养博士后5名、博士68名、硕士107名。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高校十大模范教师”和“北京市百名科技领军人物”等称号。

李晓刚主导建立了国家级的材料环境腐蚀试验平台新体系,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长期坚持材料环境腐蚀野外试验及数据积累,在自然环境(大气、土壤和海水)腐蚀行为和机理研究方面获得系列化原创性成果;建立了我国新时期环境腐蚀试验与评价技术新体系,为耐蚀材料开发和装备防腐蚀选材与寿命预测工程提供了关键依据,直接为“天宫一号”、“临海航天装备”、“岛礁建设”、“西气东输”、“大飞机”、“超大型石油平台”等国之重器超大型工程的安全评价和腐蚀防护提供支撑。作为我国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最早推动者之一,建成了我国数据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腐蚀数据库和数据共享平台,提出“腐蚀大数据”原创性概念和“腐蚀信息学”理论框架与技术体系,开创了腐蚀数据网络化共享的新模式,起到了国际性的示范。

郭洪波

郭洪波,1971年生,湖南湘潭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1995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学士学位,2001年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博士学位。2001年~2006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德国Juelich研究中心和日本东京大学和国立材料研究所工作,2006年5月归国。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一直从事先进航空发动机高温/超高温防护涂层研究。

郭洪波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联合基金、两机基础研究专项、基础加强重点项目、973课题、863、预研等国家国防重大重点项目10余项。担任高温结构材料与涂层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表面分会主任、中国高温腐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有色金属检验委员会副主任等。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担任国际ECI热障涂层会议联合主席,担任国际材联先进材料会议表面分会联合主席。

孙冬柏

孙冬柏,1959年7月生于湖南长沙,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中山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委员。1982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化工系,1982年-1986年就职于机械工业部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1986年-1992年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表面科学与腐蚀工程系,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92年-2017年就职于北京科技大学,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6年-2000年先后担任北京科技大学表面科学与腐蚀工程系副主任、腐蚀与防护中心副主任、主任,担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2000年6月担任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处处长,2007年7月担任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助理,2008年9月担任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7年7月起担任中山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

孙冬柏长期从事腐蚀科学与表面技术、先进光源技术应用、工程材料服役性能评价与预测、极端环境模拟与材料性能评价等领域研究开发。担任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副主任、理事会成员、学术委员会委员,海洋省实验室(湛江)学术委员会委员。先后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国家级一二层次“百千万”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珠江人才计划杰出人才。任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总体专家组副组长和材料领域专家组副组长、教育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专项“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指南编制专家组成员等。先后担任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总指挥、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等。

先后承担国家基金委、科技部、科工局等项目5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9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91项/授权77项,先后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中石化科技进步奖、国际材联(IUMRS)颁发的2021-2022年度“IUMRS前沿材料科学家”奖等。与他人合著《金属腐蚀学》(该教材获北京科技大学优秀教材奖);与他人合著《金属防腐蚀技术》。

张广照

张广照,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SO/IEC)海洋污损工作组专家,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副主任,海洋涂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海洋材料保护研究常设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化学会高分子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1983-1987年,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系工学学士;1987-1990年,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理学硕士;1995-1998年,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理学博士;1999-2001年,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博士后;2001-2002年,美国麻省大学(埃默斯特)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后;2002-201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教授;2010年开始,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张广照主要从事高分子溶液与界面(高分子物理化学)方面的工作,包括:“高分子构象与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以及“海洋工程材料、岩土工程材料”的应用研究。应用研究方面:(1)在国际上最早提出“动态表面防污”的概念,并研制成功生物降解高分子基海洋防污材料,开辟了海洋防污的新路径。(2)发展了高性能环氧和聚氨酯基岩土工程材料,并成功应用于高速公路、地铁、桥梁、水电大坝、民用建筑等工程的加固、修补、防水、防渗、防腐。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重点项目、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等多个项目。曾获冯新德高分子奖,中国化学会高分子科学创新论文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安徽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导师奖。在Science Advances, PNAS, Nature Communications, PRL, JACS, Macromolecules, J. Phys. Chem., Langmuir, Adv. Mater.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4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16项。先后主持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

值得一提的是,张广照在国际上最早研制成功生物降解高分子基海洋防污材料,开辟了海洋防污的新路径。为了提高海洋防污的可靠性与耐久性,张广照最早提出了“动态表面防污”的策略。基于该策略,其课题组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链降解高分子基防污材料,尤其是利用该课题组首次发现并报道的“阴离子杂化共聚”方法研制了高性能降解聚丙烯酸酯防污材料,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应用。相较于其他海洋防污材料,该类材料的主链降解特性使得其在动态和静态两种条件下都能够进行有效的防污。此外,利用QCM-D技术表征了该类材料的线性降解特性,由于该特性使得这类材料在工业生产中能够方便地调控工艺实现长效防污,在降解后不会对生态造成污染,因而为海洋防污开辟了新的路径。该技术如今已经获授权中外发明专利30余件,其中美国、日本、新加坡专利各1件,还布局了欧洲、澳大利亚等专利,打破了国外在海洋防污技术上的垄断。


周峰,1976年生,现任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1997年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2000年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得硕士学位,2004年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师从刘维民院士。2005年4月-2008年3月英国剑桥大学化学系做研究助理;2008年3月-2013年04月任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13年以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周峰还担任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化学会会员、理事,中国化学会青年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副理事长、润滑材料与摩擦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化学会秘书长。从事软物质界面与材料、海洋防污、减阻降噪、生物润滑、边界润滑的研究,研究领域涵盖微纳尺度涂层材料;微纳米图形化;聚合物刷与智能界面;减阻降噪与防污,工程材料表面涂层技术、表面有序微纳米结构化、防污减阻降噪材料、智能聚合物刷与传感传动应用。

研究工作在Nature Commun.、Science Advances、JACS、Adv. Mater.等共发表SCI论文300多篇,共被引用12000多次,h因子60。发表英文章节2篇,合作编著《纳米润滑材料与技术》(周峰,王晓波,刘维民,科学出版社),编著《Antifouling Surfaces and Materials:from Land to Marine Environment》(Springer)。获得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8件,受邀国际国内主题报告20多次。《摩擦学学报》、《化学通报》、《润滑与密封》、《J.Fiber Bioeng. Inform.》、《Trib. Inter.》杂志编委。

中科院院长优秀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七届甘肃省青年科技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摩擦学青年学者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入选中组部“国家特支计划”的“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第十六届甘肃省“青年五四”奖章、国际仿生工程学会“杰出青年奖”、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5年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第十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2017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国家相关国家人才项目第三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中国科学院第十二届“杰出青年”;2017年亚太材料科学院副院士;2017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据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院士制度是党和国家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导向,凝聚优秀人才服务国家设立的一项重要制度。院士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工作于5月31日启动,中国科学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583人,增选名额为79人,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55人,增选名额不超过90人。

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工作于5月31日正式启动,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额共79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总名额不超过90名,增选名额进一步向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和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倾斜;向为国防和国家安全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倾斜;向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并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倾斜。(涂界)


站长二维码

中国硅藻泥网

  • 蒙太奇艺术涂料装修案例效果图:148㎡简约三居室

    蒙太奇艺术涂料装修案例效果图:148㎡简约三居室

  • 和一硅藻泥装修案例效果图:新现代主义 雅痞风范

    和一硅藻泥装修案例效果图:新现代主义 雅痞风范

  • 8款不同设计风格的儿童房装修案例效果-绿森林硅藻泥

    8款不同设计风格的儿童房装修案例效果-绿森林硅藻泥

  • 93平北欧风二居室硅藻泥装修案例效果——大秦硅藻泥

    93平北欧风二居室硅藻泥装修案例效果——大秦硅藻泥

  • 121平北欧色彩混搭风装修效果案例图--百姓绿森林硅藻泥

    121平北欧色彩混搭风装修效果案例图--百姓绿森林硅藻泥

提示
没有了!